欢迎访问beat365英国官网!

听课随想集锦

时间:2011-07-19浏览:568


(一)科研品质的感悟

中国科公司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施秋华MGS11067

1956年4月,毛主席告诉我们,在学术问题上,我们要百家争鸣。

同年,一个美国科学家在一本名叫American Scientist的文章探讨了气候变化问题。从此,在科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诞生了,这就是“二氧化碳与气候”。

2009年12月,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从此,“二氧化碳与气候”问题从科学界渗透到国家政治与经济的生活中。

“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开始用“碳”来计算。“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曾几何时,诸多带有“低碳”标签的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除了民众,还有我们的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尝试有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途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已经渗透到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便是二氧化碳的升高和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不难看出,从普通民众到政府,大家似乎都已经认定了这样一个实事,过多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可实事是这样吗?

于是,在2011年7月12号的这一天,来自美国California大学的教授Christina Ravelo教授,跟一群年轻的中国的硕士博士们,相聚在美丽的beat365唯一官网,共同探讨着这个热点话题。

Ravelo教授并没有因为前一天做了一整天的报告而略显疲惫,仍然是精神饱满,优雅而端庄的站在讲台上。说实话,我们作为学生,在台下连续坐8个小时都不免觉得有点累,相比之下,不得不敬佩Ravelo对治学的认真与严谨,她都如此看重每一次学术交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呢?

Ravelo教授详细介绍地质时期CO2含量的恢复、古气温计算、碳循环问题,以及她自己最新的研究结果。遗憾的是,关于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否导致了气候变暖这个最核心的问题,Ravelo教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楚的答案。Ravelo的研究成果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跟气温的上升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线性关系,Ravelo也并不完全支持CO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变暖这一说法。如果不是线性关系,那么二者之间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CO2增加完全对气温变暖没有影响吗?如果有,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目前对于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可靠的说法,二氧化碳与气候问题中,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全世界还有很多像Ravelo这样的学者,都正在致力于弄清这些问题。

说到底,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能证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气候变暖”这一说法似乎已深入人心,人们都在大谈“低碳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人说,哥本哈根会议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阴谋,他们在享受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繁荣之后,现在通过所谓的二氧化碳与气候变暖问题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将一个科学问题上升到了影响国家政治与经济的高度。

我想,真正的科学问题应该是与国界,与政治,与经济无关的。科研工作者只以事实说话,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分析出什么就是什么,实事求是,这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科研品质。

(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beat365英国官网王长势:MGS11125


不知不觉,2011年全国海洋地质研究生暑期学校已进行过半。这五天里,国际国内海洋科学巨擘亲临讲堂,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全国各地地学学子云集同济,对话大师受益良多。

讲座涉及了海洋科学、全球变化、沉积动力学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与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焦点话题密切相关,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南中国海领土争端等问题。教授们生动有趣的讲述与同学们自由踊跃的提问相得益彰,使得讲座气氛异常活跃,也使得同学们对讲座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让同学们获得新的知识、得到新的启发,这也算是这期暑期学校的一大成功之处吧。

截止目前,这次暑期学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术氛围的自由。虽然之前我也参加过不少类似的学术沙龙和讲座,但像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却是第一次。这次暑期学校中,每次报告后的提问与讨论环节,形式之自由、气氛之活跃,几乎调动起了每一个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些问题相当犀利,有些问题也会稍微偏题(这可能与参加此次活动学员的专业差异较大有关),但教授们都能客观严谨地作答,甚至与同学们和其他老师们一起讨论解决。在这里,没有权威和初学者之分,只有对真理的共同追逐。我感谢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对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感谢他们对我的每一个问题耐心的讲解与作答:谢谢你们!

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关于“研究生做学问为何难有创新”的讨论。通过这几天的亲身参与耳濡目染,通过与来自多个学校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我看到了一条通往创新的路:多学科背景下的自由讨论与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与沟通,势必会引出相当的天才想法和创意!

些许感想,权当前几日的自我简短总结。接下来的五天必将会更加精彩,我翘首以待!

(三)Traveling Thousands of Miles is Better than Reading Many Books

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所廖文轩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天透过短短一日的野外旅行,的确是了解到了许多东西,文字中描述的壮阔景色不如亲身体会的震撼,经过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杭州湾的壮阔尽收眼底,然而抵达到洋山深水港景区後,雄伟的巨石亦着实带给我不小的震撼,登上最高点俯瞰东海大桥与杭州湾才能深刻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工程巨作的相互辉映。人工填海造陆而建的临港新城与最大的内陆人工湖也是假日休憩的好去处,看着广阔的湖面,吹着徐徐微风,这几日密集上课的疲累也瞬间烟消云散。航海博物馆的展览,也让我们在短短时间对航海技术的演变有个基础的认识。身为一个台湾来的访客,将大陆的景点与台湾景点做一个简单地对比,大陆的地大物博,景点是雄伟壮阔丶睥睨纵横地;台湾的景点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有机会体会造物者赋予两地的精妙之处,实是三生有幸。也更期待接下来第二次的野外活动。过程中也有许多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与互动,让我也更认识了大陆,不管是在文化上抑或学术上,这对我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经验。也希望还有机会能到大陆的其他地方走走。

(四)一份礼物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何毓新  学号:MGS11087

Larry Peterson的讲座又和其他老师的不同。他的将走属于那种包含着大量的信息量得讲座。基本就是一张片子引用一篇文献。这种讲座一路听下来,发现是对自己的整合能力的一种考验。就好像是一张拼图,每个数据都是拼图的一角,传达出一点点的信息量,但是当这些拼图拼凑在一起的时候,美妙的风景的原貌才开始显现出来。其实这种讲座方法和christina有些异曲同工的感觉,Christina也是靠很多的数据来引出并解决自己在讲座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但是Larry的信息更多,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错过了一些关键点。幸好larry已经提前把自己的ppt upload到网站上面了,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回溯查找。总之,我是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宏观看事物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提高。就好像徐老师曾经说的,站得太近了有时候就会容易钻牛角尖,若是站远一点,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到很多自己不曾注意到的东西。想不到徐老师传授的经验就立刻在Larry的讲座上得到了运用。当自己在讲座的break的时候,通过不断复习整个讲座的信息而脑中关于Larry整个talk所要表达的东西慢慢清晰的时候,那种欣喜感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

Larry和Christina的两个系列的讲座之间有着各种藕断丝连的内在联系。所以,刚开始听larry的讲座的时候,有一种在复习Christina的基础知识的过程。包括米兰科维奇的周期,各种同位素的分类的基本知识。Larry在这方面讲的比Christina更详细一些,相信在Christina的讲座里还有些疑问的同学在这里得到了疑问的解答。之后,在Larry介绍THC的时候,我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驱动THC的并不是温度而主要是盐度。于是,或许,研究regional的温度和盐度之间的关系,或许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之后的报告,就是上面所提到了Larry讲座的大量信息量的特点的体现了。从碳同位素和Cd/Ca的指标介绍,然后根据现在环流的研究,体现了一个现在THC的这些指标的分布特点。之后就是大量的古代THC的各种研究,在整合了这些研究之后,得出了LGM时期的一个完全不同的THC的状态。虽然听过了报告,虽不能说完全懂了,也算略知一二了。可惜的是larry并没有给出LGM时期环THC的sketch,脑子里没有一个很具象的概念。

之后Larry开始介绍ITCZ。于是我们就从高纬度的地区搬到了低纬度的地区。当然同样是有着大量数据的引用,其中包括了很多中国的和外国的石笋的数据。石笋作为一个拥有较准确定年的archive,它的数据在季风区(或者说是ITCZ控制下得季风系统区域)是很有用的。但是个人对石笋的观点在于,它一直在应用的都是同位素。而同位素的分馏有时候还是过于复杂。若石笋里可以找到另外的指标的话,石笋的应用可能会再上一个等级。毕竟平心而论,拥有者如此定年优势的archive实在是难得的。关于ITCZ的内容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也都分别提出了很多自己的不解和疑问,而Larry也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披荆斩棘的讲问题解决。而随着这讲座的结束,我忽然一想,这高纬度和低纬度的相互联系,又是一次大量信息的整合吧?于是慢慢的,我觉得我也开始有了一些努力让自己同时关注信息所带来的微观和宏观的内涵的自我提升。这个,也算是这一次讲座带给我自己的一份重要的礼物吧~

(五)beat365唯一官网深海科普馆观后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公司    陈宇亮

作为国内第一个以深海为主题的科普陈列馆“beat365唯一官网深海科普馆”于2008年12月7日开馆,至今已经有近三个年头了。深海科普馆在节假日向大中学生及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深海科普馆位于beat365唯一官网海洋楼一楼,依托beat365唯一官网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科学研究背景,集中展示深海前沿最新发现、最新科技,面向大中学生及市民普及深海知识。

深海馆分为“深海·环境”“技术·资源”两大主题。馆内拥有大量从深海采集到的样品、从深海科学考察中拍摄到的实况录像供参观。此外,7千米载人深潜器模型、海底热液口的模拟场景、“黑烟囱”与热液生物标本、海洋微体生物群的模型等都是馆内的亮点。

beat365唯一官网在建设实体性的深海科普馆的同时,还在网上开通了深海探索数字博物馆,方便公众在网上直接浏览、交互体验。

在参观完深海馆之后,我们一行又对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了解。通过参观我们获悉,目前实验室拥有5个研究方向:古海洋与古环境学、大路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物、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海底过程与观测。大型仪器数十台:X荧光光谱岩芯扫描仪、气体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沉积物捕获器系统、气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等。


谈到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就不得不提到X荧光光谱岩芯扫描仪,作为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公司的一名本科生,我在本科阶段获得了难得的管理X荧光光谱岩芯扫描仪的机会,在南京大学引进这台仪器的初期,我就是向谢昕老师学习和请教有关仪器的操作和运行的,因此对于beat365唯一官网和X荧光光谱岩芯扫描仪,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因此,我也希望能通过本次参加beat365唯一官网组织的海洋地质的暑期学校来扩展自己的海洋地质知识,增强专业素养,为将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返回原图
/

beat365英国官网